文学大家
media group
放眼未来,着步全球
多方位文化传媒策划
近日翻阅清人文集,发现清代藏书大家金门诏共一十九首辞赋作品未被《历代辞赋总汇》收录。之前,青桐居士
已经补遗共一十二首,并于 沧海遗珠:青桐居士对中国皇皇巨著《历代辞赋总汇》之补遗 一文中进行了公开。
至此,青桐居士为《历代辞赋总汇》补遗三十一首。查《历代辞赋总汇》人名首字拼音索引卷,无“金门诏”之
名。再查金门诏所作辞赋篇名,如《两都赋》,《历代辞赋总汇》中同篇名者共有三首,著者为班固、崔膺、戴
庭槐,无金门诏 ;又,查其《曲水流觞赋》,《历代辞赋总汇》中同篇名者共有五首,作者为李佐贤、林鸿年、
钮福保(两首)、王曰封,亦无金门诏。
百度介绍:
金门诏,乾隆元年(1736)进士,授翰林兼明史三礼馆纂修,任寿阳知县。家有藏书楼“二酉山房”,治史尤
勤。深感辽、金、元三史无艺文志,对研讨学术源流颇有不便,在乾隆中,卢文弨提出补志,分为《宋史艺文志
补》、《补辽金元史艺文志》,他对前诸史悉加补订。取三史所载,旁收博采,合为1志,名曰《古今经籍
志》,收书近1000余家,近万卷。著作有《金东山文集》12卷。卷一为明史经籍志叙录,卷二为明史传总论,
卷三为补3史艺文志,卷四为读史自娱,卷五至九系各体自著,为杂文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介绍:
金门诏【生卒】:1672—1751 【介绍】: 清江苏江都人,号东山。乾隆元年进士,官寿阳知县。有《金东山
文集》、《补辽金元三史艺文志》。
晚晴簃诗汇·卷七十四介绍:
金门诏,字轶东,号东山,江都人。乾隆丙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知县。
DeepSeek介绍:
1. 人物背景与生平
科举与仕途:金门诏于雍正元年(1723年)中举,乾隆元年(1736年)考中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后外放
为地方官。
学术参与:他曾参与《明史》的后期修订工作,这是清代官修史书的重要项目,显示其史学造诣得到官方认可。
方志编纂:主持编修了《江都县志》(乾隆年间)和《休宁县志》,在地方文献整理中贡献显著。
2. 主要成就与作品
史学贡献:除了《明史》的修纂,他的方志编纂注重考据与实录,反映了乾嘉学派重实证的学术风格。
文学著作:著有《金东山文集》,但此书流传不广,内容可能以学术文章、奏议、杂文为主,而非纯文学作品。
辞赋作品:目前未见明确记载其有辞赋传世。清代文人虽多擅长辞赋,但金门诏的留存文献更偏向史学,文学创
作并非其主业。
3. 历史评价与局限
作为地方学者,金门诏的影响力可能局限于徽州及江南士林,其学术地位不如同时期的戴震、钱大昕等大家。
作品散佚情况较严重,导致后人难以全面评估其文学成就,现有资料多聚焦于其方志和史学工作。
4. 参考资料建议
查阅《清史稿》《休宁县志》(乾隆版)及《江都县志》中的相关传记。
检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及清代文集目录,确认《金东山文集》存世情况。
金门诏是清代中期的学者型官员,以史学与方志编纂闻名,文学方面虽有著述,但辞赋作品未见流传。若需深入
探究,需进一步考据地方文献或家族档案,以补史料之阙。
青桐居士发现的金门诏辞赋篇名共一十九首,具体见下面截图。金门诏所有辞赋作品均未被收录于《历代辞赋总
汇》,令人诧异。按理,青桐居士所查询之清人文集汇编乃民国时期编成,且《金东山文集》当时也已出现,出
现此种情况着实有点意外。这说明了《历代辞赋总汇》遗漏的辞赋作品数量可能相当庞大。不过,中国古人作品
浩如烟海,而且不断出现,就算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搜罗殆尽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历代辞赋总汇人名拼音索引“金”姓查询结果
金厚載二二五六
金君卿三一八二
金綱四八二三
金幼孜四九三七
金實五〇五三
金俊明八二四三
金實八四六二
金德嘉九八七八
金文淳一二二二六
金甡一二二四七
金學詩一二五二二
金榜一二六一八
金兆燕一二六七七
金輅一三四八四
金式玉一三八六九
金望欣一五一五九
金光杰一五二六七
金和一六一二五
金應麟一六五一一
金濂一六九三〇
金國均一七〇三九
金寶樹一七〇八二
金鶴清一七三九五
金天羽二〇一五三
金弘勳二一一四五
金武祥二一一四六
金恩縉二一一五四
金德輝二一三九〇
金玉式二一三九六
金秉彜二一三九九
金鏞二二六五二
金光煜:二二六五三
金丙暉二二六五三
金仲理二二六五四
金長福:二二六五五
金思源二二六七六
金祖讓二二六七六
金庭萊二二六七七
金庭萼二二六七八
金會源二二六八一
金萃錦二二六八一
金華筆二二六八三
金福海二二六八五
金國瑩二二六八七
金超曾二二六九〇
金登瀛二二六九一
金樹棻二二六九二
金錫淳二二六九三
金鷺濤二二六九三
金慶珍二二六九四
沧海遗珠:青桐居士对中国皇皇巨著《历代辞赋总汇》之补遗